志愿者马发科:在我们走进山野欣赏大美秦岭,用我们双手去清洁山野的同时,更是清理自己内心垃圾的一个过程。可能我们做的微不足道,对于日趋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起不到解决作用,但是我们哪怕是只能带走一袋垃圾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空瓶子,我想也总好过于任其在山林中腐烂分解进入土壤水源好吧。如果我们的行动能够影响身边路过的游人,网络宣传带动哪怕一个人,也是很有意义的吧。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微弱,一个人宣传也可能没多大力量,但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这份力量就可以是无穷大的!我们要秉承线下捡拾线上宣传的双轮驱动战略,希望这次活动的每一个志愿者都能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宣传益友的环保理念,早日实现把秦岭捡回原来的样子这个艰难而又宏伟的目标,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享受秦岭的抚育和壮美的景色,而不是指着我们说:看看,就是这帮人把秦岭嚯嚯成啥样子了!
走 进 嘉 午 台
志愿者陈泽铭:首先就先说一下我接触环保的启蒙吧。就是有一次在观看八百流沙的赛事视频的时候,一位选手在奔跑的时候,仍然携带垃圾进行奔走。然后这一幕就让我感触很深,加之我在大学里面也加入了环保类社团“补天”,接触的环保理念就越来越多。后面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到了上一期的子午峪活动,可惜当时时间条件不允许,于是就没能前往。这次看到了这次活动,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报名。在路上也遇见了很多很好很热情的志愿者。志愿者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去宣传环保,去为保护秦岭作出自己的贡献。途中休息,有叔叔阿姨会主动去关注你的状况,道路崎岖,会有长辈去主动关心你的安危,路上下雨,也有稳重的前辈在难以下撤的路段去主动扶助大家,这些都是我之前独自行走路上所没能体会到的。也看到有的志愿者一个人背着两大袋垃圾下撤,感触良深。
之前我以为环保一事不过是向内探求的一步一步,自己只需要带下自己的垃圾即可。但是后面发现,如此,山上还是惨不忍睹。总算是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渺小的,一个人,再强大也没有办法肃清山林。于是,我才渐渐明白,环保这两个字,应当是向外探求的。想要山上绿茵葱葱,白雪皑皑,需要的不只是向内探求的致良知,还应该有向外的“播种”。诚然,无法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带下去一大袋一大袋的垃圾。这也并非我们所行目的。只要有一个人人因为我们的行为带下自己的垃圾,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行为能有朝一日醒悟,有一个受我们的感召能加入进来。就是我们的成功!
志愿者冯琴:今天加入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务中心,参与了一次清山活动,幸运见到嘉午台上的云海。
秦岭,美的不可言喻,多彩变换。秦岭,总有一种美,是您内心的期许。美的事物,需要你我他共同来尽心维护。每每走在大山里,总被小路上、小溪边、山涧、山梁、山坡上各种瓶子,烟盒,各种色彩包装纸,各种饭盒影响着心情,美好的东西被沾染了脏污。
两周前的五道梁,偶遇了益友的清山活动,大多数是一群朝气的大学生,拿着夹子,把垃圾拾进大编织袋,以自己微博的力量在还秦岭大山的美丽。随身的喇叭一直提醒登山人将自己产生的垃圾带下山。五道梁回来,就关注了益友微信公众号。添加了小益微信。
今天,还是大多数朝气的大学生、研究生及益友的老队员参与嘉午台清山活动,上山时,一路将山涧、小溪、坡道的垃圾先整理到路边,下山时方便收集。此次清山,有开路旗手,有宣传组,有摄影组,有安全组,有捡拾组,各组员都认真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90和00后的学生,认真且负责。山里垃圾太多,捡不完,有些登山者,不带垃圾下山也就罢了,更是将这些垃圾扔到坡道,沟道,对于这点,我也是有些不明白了。志愿者只要看见了,就想办法下坡道捡拾,看着都捏把汗。今天的清山一共捡拾35大袋山里的垃圾。还大山一片干净。
只管做事,自有老天看着。今天似乎应了,多次去过嘉午台,今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云海,点缀这大山的仙气。今天的清山,是一次美好的登山公益活动,益处多,美景多。
志愿者赵悦:绿水清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这次有幸参加嘉午台清山志愿者活动,意义非凡,印象深刻,当我看到满山的垃圾,那些美丽的自然景观被破坏,我感到非常痛心。这种破坏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还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影响。
每一片垃圾得拾取仿佛在告诉我们,爱护环境,人人有责。通过这个志愿者活动,既锻炼身体也美化了环境,使我们世代守护的这片净土得以升华,使自己内心得以清净,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大美秦岭尽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
本 期 清 山 活 动 内 容
2024年11月23日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务中心开展秦岭绿丝带清山行动第二十九期嘉午台绿丝带清山净滩活动。
“绿丝带清山行动”不仅仅是去户外清理垃圾,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及宣传影响到周围的人,树立起”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的环保意识。
希望通过志愿者公益宣传能让更多的游客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垃圾不落地,秦岭更美丽!
同时也通过宣传讲解益友绿丝带环保清山活动,招募更多志愿者加入环保志愿服务,保护环境,益友在行动!
志愿者赵婉娜:这次是我第二次参加益友活动,因为喜欢爬山,一次偶然的机会,自己独自一人驱车去太平森林公园爬山,偶遇了驴友,虽互不相识,但也算志同道合,她就和我提起,说既然你喜欢爬山,还不如加入环保组织,他们经常会组织清山活动,捡拾垃圾的同时公益做了,山也爬了,岂不是一举两得,我觉得也是哈,自己在圭峰山碰到过其他环保队穿红马甲捡拾垃圾,我当时不知道是怎样的组织,也没多想,直到驴友给我提及后,刚好有幸时隔不久就收到了驴友给我发的益友28期子午峪清山活动,我不假思索的就报名了,因为很期待,也很幸运,审核通过,顺利的加入了益友,作为一名志愿者参加了活动,就这样,徒步穿越18公里,我既成功的挑战了自己,又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大家的那种“敬业”,精神都让我深受感动,我内心就暗下决心,我也要开始成为一名老益友,成为一名合格的老益友,所以对活动有所期待,上周翻看了几次小益的朋友圈都没活动,直到这周看到了益友活动,内心竟有一份窃喜!
这次的强度和难度都不大,但可能更多的是需要技巧,泥泞道路,防滑措施特别重要,途中好几个小伙伴因为服装和鞋子不合适,导致多次滑倒摔跤的,其实也包括我,我在下铁链台阶时,一时大意也滑了一次,我内心就自责,美中不足,还是要特别注意,这样的问题以后坚决不犯!这次的感触更深,真的致敬每一位益友家人,更致敬老益友,他们的体力,能力,意识都很好,最主要他们在捡拾垃圾的同时,比我们更多了一层身份,他们从某种角度上把自己当成我们的前辈,一路上都在各种提醒安全,我个人感受,这次的爬山强度不高,但垃圾的捡拾难度大,因为山上积雪消雪,路面湿滑不说,主要垃圾隐蔽,几乎都成了垃圾窝,毫不夸张的说,有些一个窝就是一袋垃圾,大家互相叮嘱安危,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那种对各自分工的敬业让人欣慰,分享,鼓励,这么有爱的一群人捡不完漫山的垃圾,甚至于不是对珠宝两眼放光,而是对垃圾像寻宝记似的搜寻,遗憾的是有时候难度太大,看着垃圾只能望而却步,垃圾捡不完,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影响到更多的人,垃圾不落地,秦岭更美丽,保护环境,益友在行动!用语言、文案、图片、视频更多的去宣传,用我们组织的行动,我们个人的行动更好的去影响......我愿与益友一起坚持到底!
志愿者张芝荣:垃圾是捡不完的!只有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将环保用行动付诸实践,青山才会依旧。
希望大家多多加入我们益友环保队,为秦岭的生态贡献一份力量,在平常也希望大家多多宣传环保理念,做到无痕游山。也呼吁自己身边的人跟我们一同保护一座山,温暖一座城。
志愿者们裤子鞋子满是泥泞,台阶很陡,是在很危险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还秦岭一片净土,虽然捡了很多垃圾,但其实在很多较深处,危险系数大的地方,志愿者是够不到的,青山不只是志愿者们的,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我仍能看见山涧处的无数塑料瓶静卧山野数年,它的降解是跨世纪的。
志愿者庞茹娜:通过朋友介绍让我了解了益友环保队,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公益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不仅亲身体验了捡垃圾的过程,还对环保公益活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活动开始,我对捡垃圾的辛苦和难度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但随着我们一步步地向上走,我开始明白了这项工作的繁重,捡垃圾的过程中,我深感环保的重要性。在山间小路上,我看到了被丢弃的塑料袋、易拉罐、烟蒂等垃圾。这些看似微小的垃圾,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深深地意识到,保护环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坚持,这次上山捡垃圾的公益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它让我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也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让我们共同关注环保问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每一次的公益活动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公益之行。
美丽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
环保公益需要爱的传递和坚定地传承!
本 期 活 动 志 愿 者
本次活动共有39名志愿者参加,捡拾垃圾35袋,招募环保志愿者 8人。
本期活动参与人员:飀飀(侯卫星)、高婷、刘颢、任宇姣、马发科、何卫东、韩金梁、何维静、李保平、房飞、雷鹏豪、崔玉萌、董佳森、郑溟、周平平、张博、孟昭和、王安军、蒋丽丽、余福林、赵婉娜、陈泽铭、高健、陈青会、冯琴、章顺柱、罗喜琳、贾锐戈、田静怡、何飞、赵悦、王越、周乐乐、韩译萱、白梦莹、宋莉、庞茹娜、王瑞科、张芝荣。
益友希望和全国人民一起见证美丽秦岭,美丽西安!
感谢今日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对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务中心活动的支持!期待下次一路同行。
志 愿 者 风 采
志愿者贾锐戈: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益友的清山行动,但不是第一次了解到益友。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益友的“常客”,第一次看到她参加益友的清山行动时我点了个赞划了过去,第二次看见时我停留了10秒,到第三次再看到时,我留了一条评论:这是什么活动,怎么报名呀。直到今天,我也成为益友的一名志愿者和大家一起登山捡拾垃圾,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使秦岭恢复美丽。
我觉得这就是益友秉承的“线下捡拾线上宣传的双轮驱动战略”的意义,通过自己的行动,小部分人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让热爱秦岭、保护秦岭成为每一名公民的自觉行动。
今天的嘉午台下着小雨,大雾弥漫,山路湿滑。许多队员冒着危险去捡拾陡坡上的垃圾,只为多抚平秦岭的一道伤疤让她多一份美丽。我深刻体会到了户外清山的不易,今天是我第一次参加益友的志愿活动,我相信,往后还会有更多次。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宣传,让身边更多的人了解到益友环保队,看到有这么一群人为保护环境做出的行动,把零废弃出行和保护环境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动。
志愿者郑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益友环保队的志愿者活动。初次知道益友是在两周前,子午峪去尖山的路上,看到了很多穿绿马甲的志愿者。了解之后,自己也想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便记下了联系方式。
捡垃圾以及把垃圾带下山的过程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在陡峭的山路上。仅靠一部分人无法解决山中垃圾日益严重的问题,带下山的垃圾,也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改变必须依赖所有进山游客的共同参与。所以需要传播环保意识,呼吁他人参与行动。
感谢益友的组织,让我能够参与到环保行动当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能加入益友,也希望益友的活动可以唤起更多人的关注与行动,共同守护秦岭的生态的环境,让秦岭变得更加美丽。
志愿者王安军: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益友环保队的志愿者活动,第一次参加益友是随公司组织和益友一起联合行动,当时说是公益清山活动,就参加了,后来在公交上,听完当时的老师讲完具体情况,更是感觉意义非凡,印象深刻,后来因出差工作等各种原因,一直没法参加益友的活动,这次能报上名,感觉非常棒,益友是一个有爱心,有梦想,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团队,让更人加了解入到保护秦岭环境的行动中来,让更多人了解秦岭的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到周围的人,树立起”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的环保意识。
志愿者宋莉:作为第二次参加清山活动的益友新人,每参加一次都有不同的感触,第一次有新鲜、 有好奇、有观望、更有18公里后的瘫软;第二次感触更多,有发自内心对益友前辈不怕苦不怕脏,坚持公益的敬佩之情,有对年轻新生力量不断加入壮大公益的期许之情,也有对自己今后坚持走公益路的振奋之情。
非常荣幸能和一大群志同道合的益友伙伴,徒步户外、维护环境、宣传公益!这条路我会坚持,坚持用每一次公益行动、每一条公益视频,呼吁环保,让公益看得见,让队伍更壮大,用行动守护秦岭之美!
志愿者何维静:首先,我是朋友推荐来的,也是我第一次清山,刚进入清山群,组织里的人也是非常的细心有责任,不但清晰地给我们安排清山活动时间和集合地点,还给我们准备了冰爪,手套,夹子,统一带领我们去目的地,而且在登山过程中也志愿者们也相互帮助,到达山顶后稍加休息返回就边拾取来的途中挑出来的塑料垃圾,随着天渐暗,也捡了好几大袋,大家便跟着旗手回山脚下。我们在上山过程看到了秦岭嘉午台的阔大风景,它的壮观不仅是祖国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在清山这个过程,这些益友志愿者们勤勤恳恳,十几年来夜以继日的汗水,慢慢改善着这里的环境,我也相信那些看似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志愿者余福林:在朋友的鼓动下,我参加了这次清山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益友,给了我很多的感悟,在登山的途中看到很多垃圾,与沿途的风景是那么的不合,那么的刺眼,也让我更懂得了这次清山活动和宣传环保的必要性,沿途遇到登山的人,也对我们发来了鼓励和肯定,这也让我倍感我做的是件有意义的事。在益友环保队的组织下,这次清山活动完美落幕,共捡拾35麻袋垃圾,为秦岭的美丽贡献一份力,在登山的同时对登山者宣传“保护秦岭,人人有责,不在山上留下任何垃圾”的环保理念。同时也宣传了本次志愿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秦岭的保护贡献一份力!
志愿者李保平:嘉午台来过很多次了,尤其是跟随益友进行清山活动。但冬天登嘉午台还是第一次。这次跟随益友再次来嘉午台清山。不同于上次(9月21日世界清洁日)的嘉午台清山活动,由于不久前山上下过一场雪的缘故,山上还有很多积雪尚未融化,加上晨雾和毛毛细雨,登上的道路泥泞湿滑,一个小心就会摔跤。在登山口我们被工作人员以封山为由拦下,无奈只得绕行他处,方得成行。可是虽有“门神”把关,登山游客却亦纷纷选择绕行,致使“关卡”成了摆设。一路上天气阴郁,不时雾气弥漫弥漫,尽管如此却丝毫不能阻挡游客登山的兴致。也正因此很多人自然就成了垃圾的制造者。我们一路把被游客随手丢弃在草木丛里、石头缝隙和洞穴的垃圾一一清理出来放到路边,以待返程时捎下山。但是对那些散落在陡坡上、山崖下的可见而不可得的垃圾却无可奈何。今天由于天气不好,除了迷雾天空还不时飘着小雨加上融化了的积雪,本就泥泞湿滑的山路就愈发难行,大家的鞋子和裤子上都沾满了稀泥却都毫不在意。山上垃圾实在太多,尽管大家明知垃圾根本就捡不完,但大家捡垃圾的热情丝毫不减。垃圾隐藏再深都难逃大家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下山途中很多人都是肩扛手提满载而归,大有“如入宝山岂能空手而归”的架势。在捡垃圾时“警惕”心极强。就像小猫护食般“死守”着自己的垃圾袋,生怕被别人“抢走”自己的“战利品”
最终,我们以35袋垃圾的战绩圆满完成本期清山活动。和以往一样,今天的清山活动我们依旧得到了很多游客的认可和赞许,而且不时有有游客关注和询问加入我们益友的途径。这又一次说明了我们的捡拾行动和宣传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灵。尽管捡垃圾很脏、很累,但我们却乐此不疲,因为我们深爱着大美秦岭,我们希望有很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和我们一起携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让秦岭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本期活动负责人:飀飀(侯卫星)
一直在坚守初心
从未停止脚步
环保路上的战士
秦岭山里的一股风
所到之处皆是一片美好
写 在 最 后
志愿者罗喜琳:干净与肮脏
久居城市的人时常忘记,泥土是干净的。岩石经过漫长的地质运动,数千年的风化,被磨砺成细小的微尘,再落在大地上,与历经轮回的枯叶春泥一起,滋养万千生灵。父亲说他儿时爬树戳烂了腿,用地上的黄泥覆上伤口,便能很快结痂愈合。虽不值得借鉴模仿,但的确,一些颗粒状硅酸盐与有机质混合,有什么脏的呢?
泥土本该是这样自然而纯净的。是的,本该。大山中随处可见的食品包装袋、塑料瓶极其刺眼。白色的纸巾陷进泥土里、袋子里的橙色辣油渍进土地里……真是脏,脏极了。
人们敢用食品袋装食物,却不敢吃掉在地上的食物,这么讲食品袋是干净的,地是脏的。但此情此景,分明这些垃圾才是脏的,污染着包括人类的万物赖以谋生的土地与水源,而令人不适的分明又不止这些。
我又想,什么是肮脏的?大概是在某种环境中不该出现的。是自然美景中随处可见的人类工业产品。也是不该懒惰时的懒惰,是在走出规则编织的钢铁丛林时暴露出的自私与侥幸。
共勉。希望每个人都拥有干净的灵魂。
扫码关注我们
西安市益友志愿者服务中心
微博号:益友环保的魅力
抖音号:yiyouhuanbaodui
微信号:yiyouhuanbaodui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樊家十字长安燃料公司302室
公司网址:yiyouvsc.cn
联系电话:15529583270
电子邮件:yiyouhuanbao@qq.com